第一题:某地乡村干部通过直播"泥田抓鹅""趣味尬舞"等内容,并拍摄各种短视频带货售卖土特产。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作答:
各位考官,在直播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干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介地方文旅资源,助力农产品销售。他们主动拥抱互联网,用这种小成本、接地气的传播方式,换来了“冒热气”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干部贴近群众、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从情感上讲,我还是想给他们点个赞。
但是,换个角度看,这种“土味营销”背后也有隐忧。一些基层干部的尬舞营销只是简单模仿、盲目跟风,导致基层文宣同质化严重,难以激发受众兴趣,更背离了通过特色文化吸引游客的初衷。当各地景观在千篇一律的“尬舞”中失去辨识度,当文化传承的内核被形式主义消解,那助农就变成了作秀,所谓的“蹭热度”“蹭流量”也就沦为了浮于表面的形象工程。即便“尬舞”短期内吸引了关注,也难以将“流量”转化为“存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避免基层干部的“尬舞”成为噱头,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因地制宜谋发展。要深入挖掘乡村的本土文化和资源,将宣传内容与非遗、民俗相结合,把乡土气打造成个性化文化IP,避免千人一面。
二是要加强干部培养,把握“严肃”与“生动”的统一。大力开展新媒体素养培训,提升基层干部内容策划、舆情应对的能力。可以放下身段、贴近群众,展现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但绝不能低俗引流,过度追求娱乐化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三是要抓好软硬件建设,努力把“流量”变成“存量。”流量像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要真正打造乡村文旅和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在软硬件环境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把“昙花一现”变成“四季常开”。
总之,乡村振兴需要这种“泥土味”的创新,但咱们干部得当好“领路人”,而不是“表演者”,既要敢闯敢试,更要稳扎稳打,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
回答完毕!
第二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频繁出现停水停电、占道施工扰民、工程延期等问题,导致群众投诉量激增,甚至引发群体性纠纷。对此,你有什么对策和建议?
【审题】
一道考察考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对策题,实际上把这个题出成社会现象,问你怎么看?那么把其中的对策部分拿出来细化一下,就是这个题的回答。考生可以运用维度分析法,从规划、宣传、管理、监管、机制构建等不同维度,针对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参考作答】
各位考官,针对题目中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科学规划,从源头减少重复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建设效率。要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建立“多规合一”的联动机制。比如由住建部门牵头水电气暖等各单位,实行年度联合报批制度。构建城建一盘棋的系统思维,努力提升城市建设效率,避免“你方挖罢我登场”的反复开挖。
第二,注重对群宣传,提高工程建设透明度。工程施工前,可以征集群众意见,并公示施工方案。尤其对影响群众生活的施工项目要每日更新工程进度,让群众心中有数。比如,可以在施工围挡公示二维码,群众扫码就可以对工程进度了如指掌。“透明度”的加强,可以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满情绪,赢得市民对工程建设的谅解支持。
第三,精细管理,努力提升施工效率。一方面,通过除尘降噪、错峰施工等方式,努力降低工程建设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倒排工期,分段施工,在严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工程延期。
第四,加强监管,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对于违反施工程序、围而不建等问题,及时问责处理。建立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对突发停水停电等民生问题快速响应,确保民生问题不过夜。建立施工纠纷调解机制,努力化解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考虑将群众满意度,纳入施工单位考核评价体系,倒逼各方重视群众诉求,文明有序施工。
回答完毕!
第三题:有群众反映问题,单位邮箱里的回执信办理出现错误。在单位整改会议上,每位干部都要模拟发言,现在到你现场模拟发言,你会怎么说?
【审题】
虽然从考生回忆的题干看,没有要求必须情景模拟,但本质上就是一道情景模拟题。只不过这个情景模拟重点考察的不是沟通能力,而是解决问题能力而已。考生在思考阶段,要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拿出对策,再以模拟形式整合输出即可。时间关系,就只能根据这个考生回忆版直接示范作答一下,仅供考生参考。
【参考作答】
各位考官,在会议上我会这样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接下来,我也谈一谈对群众反映问题的看法。 和大家一样,今天我的心情也格外沉重。刚才主任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群众意见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我们服务中的不足,更指明了改进的方向。
我认为群众意见暴露了我们工作中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缺乏敬业精神、形式主义作祟。在回复群众回信时机械套用模板,缺乏实质性沟通;
二是流程审核存在漏洞,缺乏复核机制,导致回执错误;
三是服务温度缺失,将群众意见视为麻烦,不能换位思考、主动沟通。
针对工作中暴露的这些问题,我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改进。
第一,设立复核机制,填补流程漏洞。给群众的每一封回信,在发送前,需由经办人和复核人交叉核对政策依据、办理时限等关键信息,确保内容无误再进行回执。一旦出现回执错误,经办人和复核人均需承担责任,倒逼大家审慎回复。
第二,开展业务培训,端正工作态度。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让大家对新近的政策变动都了然于心,实时调整回执模板中的标准化表述,防止因为业务不精出现回执错误;
第三,完善服务标准,注重服务温度。对群回执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我们的服务温度,要规范对群沟通的用语,比如以暖心话开头、贴心话结尾,多一分温情,也能少一分投诉。
最后,群众意见是问题也是鞭策,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以此次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谢谢大家!
答题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