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读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面试成绩的最终仲裁者,考官对考生来说总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存在。从今天起,公考面试网( 公考面试.中国 )将连续发表一些近几年曾在国家公务员面试现场执考的面试官的执考心得分享,出处真实,供小伙伴们备考参考。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所有心得均为考官的一家之言,不排除部分内容存在其个人主观见解,考生可辩证吸收,未必要一味迎合。
二、考官B心得(曾执考国考公安部面试)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我有幸于今年2月25日﹣3月2日担任国考公安部面试考官,现将感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参加公务员面试的孩子们有点启发、少走一点弯路。
1.在考场上不紧张基本做不到,大多数考生都是紧张的;适度的紧张反而有利于面试现场的发挥,关键在于怎么去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
2.不要太在意抽签的签号,考生的签号没有优劣之分;签号在前面的有高分也有低分,签号在后面的考生也是如此。决定分数的,是你怎么回答这道题,而不是你在什么顺序回答这道题。
3.在跟考官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考官有眼神交流,很多考生在面试的时候总是一直低着头,感觉像是在“接受审判”,这是不对的。面试本质上是一种交流,在交流的时候最好是看着考官们说话,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基本尊重。当讲到考官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的时候,回答时间可长一点;考官不感兴趣的时候,时间短一点;不要只关注自己,最重要是得到考官的认可。谈论问题一般讲四点为佳,第五点可讲可不讲。
4.客观来说,观点类题目最难得出好的成绩,即使举事例也是老掉牙的例子,考官根本不想听(考官监考半天就会趋于疲惫了)。之所以不想听,主要还在于这些回答往往都停留在“答题”的层面,而很少体现出交流的特质,大多数考生的回答往往能够“旁征博引”,但却缺少真情实感。答题能答出水平的就是综合分析题,但答得非常好的非常少见,应急应变最难体现出区别了。
总的来说,优秀的考生一定能够被选出来。另外,还要相信自己足够优秀。
三、点评
现就考官B心得,简单做一下解读,便于大家理解:
1.压力和效率呈抛物线关系,在适度的压力下,压力和效率成正比。比如,大学时你学习效率最高的三天,往往是考试前三天。但当压力过大时,压力则和效率成反比。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在适度压力下,反而在面试考场上会呈现出优于日常的发挥。只要面试对你的利益有关切,你必然紧张。所以,面试时有些紧张情绪是必然的,考生不必过于焦虑。但对于心理素质极差的考生,考前一定要通过一定强度的模拟和心理调适来调控紧张情绪。你知道面试时什么时候最紧张吗?下一个就是你!
2.面试前的备考阶段,要全力以赴把精力放在可控因素上,那就是答题能力的积累和训练。而很多考生却往往为不可控因素分心:我的竞争对手够强吗?王宝强还是白岩松?我笔试分差和对手比是大是小?我会抽到第一号吗?考官都是哪个单位的?……不可控因素,咱就别想了,想的得越多准备得越差!
3.交流感的重要性前文已经有所强调。
4.国考和省考一样,综合分析能力必考。但相较很多省份的省考,国考中出现观点题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不是备考重点。综合分析题的能力区分度最高,组织管理题其次,应急处置和沟通协调类题目能力区分度最低。那么,在备考时间的分配上,考生也应该向前两个能力重点倾斜!